一、作者簡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正紅旗),北京人,生于城市貧民家庭。早期在英國創作的長篇小說有:《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1929年于新加坡創作了童話《小坡的生日》,1932年寫了長篇諷喻小說《貓城記》;1933年寫了長篇小說《離婚》,1935年完成《駱駝祥子》,1937年又寫成了《我這一輩子》,是〈駱駝祥子〉的姐妹篇。這一時期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城市貧民生活,真實地反映了勞動人民的苦難,提出了城市貧民擺脫悲慘命運的問題??箲鸨l后的代表作主要是《四世同堂》。建國后,老舍主要致力于話劇創作,有《方珍珠》、《龍須溝》、《茶館》等,其中《茶館》具有世界性的影響。由于創作勤奮,他被譽為文藝界的“勞動模范”。老舍是我國新文學史上的一位杰出的現實主義大師,《駱駝祥子》的問世,使他登上了創作途程的第一個高峰。1951年12月,老舍獲得了“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
二、作品主題
《駱駝祥子》開篇首先為書名作了清楚的交代,說明這里所要介紹的不是駱駝,而是人力車夫祥子,因為祥子曾經用三匹駱駝換了幾十塊錢,因而落下了“駱駝”這樣一個外號。祥子是這部小說的主人公,整部小說是以祥子的生活遭遇作為描寫的重點和結構中心的。小說以20年代末期北京市民生活為背景,敘述了人力車夫祥子的奮斗和墮落過程,真實地描寫了人力車夫祥子的悲慘命運,控訴了吃人的舊社會,指出了企圖走個人奮斗來解放自己的道路是注定要失敗的,黑暗的舊社會把人變成了鬼。表達了作者對掙扎在社會最低層勞動者苦難命運的關懷和同情,歌頌了祥子勤勞、樸實、善良、向上的優良品質。
小說圍繞著祥子的生活經歷,還寫了一些別的人物和當時社會的畸形面貌,為我們描繪出一幅黑暗社會的人間圖畫。車廠主人劉四對車夫的殘忍霸道,曹先生所受到的政治迫害,小福子因生活所迫而一步步走向毀滅,小馬祖孫等人力車夫的凄涼光景,大雜院、“白房子”等處的悲慘景象等等,都有力地襯托出了祥子不可避免的悲劇命運,增強了小說的悲劇氣氛和批判意義。
小說通過祥子思想性格變化過程的真實描寫,揭示了祥子悲劇命運的根源。
首先,祥子的悲劇是對舊社會不合理制度的有力控訴。小說從多方面揭示了造成祥子悲劇的社會根源。在農村,地主階級的殘酷壓榨,使祥子一家傾家蕩產。被迫來到城里后,仍逃脫不了受壓迫受剝削的命運。這一切現象的產生絕非偶然,它們都是黑暗的舊社會制度的產物,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尚未覺悟的個體勞動者——祥子,只能“痛苦的活著,委屈的死去”,任憑他如何拼命掙扎,都擺脫不了苦難命運。舊制度、舊社會不但吞食了祥子的車子和積蓄,還吞噬了勞動人民身上所具有的美好品德和奮發向上的意志。
其次,個人奮斗的道路是造成祥子悲劇的內在思想根源,祥子的悲劇正是對個人奮斗道路的徹底否定。作為一個尚未覺醒個體勞動者,祥子有著改變自己生活地位的迫切要求,但他卻沒有看清當時的社會本質,更不懂得走什么樣的道路才能從根本上獲得翻身解放。他認為“有他的身體與力氣做基礎,只要自己省吃儉用,……只要他自己肯咬牙,事兒就沒有個不成”。這種思想認識在當時的個體勞動者中間是很有代表性的。然而,在那萬惡的舊社會里,個人奮斗卻根本不是勞動人民擺脫窮困的求生之路。所以,祥子的理想和現實之間存在著無法克服的尖銳矛盾。從作品的具體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在祥子的拼命奮斗中,他所抵御的決不是孤立某個人,而是整個社會——一張無邊黑暗的羅網。
三、藝術特色
1.老舍在《駱駝祥子》中,以祥子為中心,以祥子的希望、奮斗、掙扎、毀滅為主線,采用了多側面立體式的結構方法,極為自然地把市民社會各階級、階層的生活畫面和社會的黑暗與腐敗圖景交織錯落地組織起來。這樣既突出了祥子,又寫出了祥子所生活的社會。老舍在作品中采用這種結構方法,是由于抓住了祥子是人力車夫這一工作特點。人力車夫的活動場景不可能固定在一個點上。祥子為了生活,只要能得到收入,有人顧他拉車,不管是哪里他都是要去的。這樣一來,祥子的活動舞臺便擴大了。不僅其他人力車夫由于工作性質、社會地位的關系自然要與祥子發生聯系,而且“比他的地位高的人”,如車廠老板劉四爺,大學教授曹先生,有兩個老婆的楊先生等等,也都因為車的聯系和祥子有過或長或短的接觸,并從不同側面對祥子的命運、性格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同時,隨著祥子的足跡,作者還把北京市民社會的各個角落,如小茶館,大雜院,車廠子,下等妓院,街頭巷尾……極為自然地組織到作品中來,把當時社會上的動蕩不安、貧富懸殊、民不聊生等畸形景象,巧妙地描繪出來,從而構成了一幅色彩鮮明的二十年代初期北平市民社會的真實生活畫卷。
2.寓必然于偶然之中,使故事情節富有生動的戲劇性。在《駱駝祥子》中,老舍在寫祥子的不幸遭遇時,幾乎都是含有偶然性質的。如祥子苦干三年才買上一輛車,拉上不到半年,就趕上了軍閥混戰,城內到處傳著城外打仗的消息,但都沒見誰出了什么事。于是,祥子想:“危險?難道就那樣巧?”然而就這一次卻偏偏被祥子趕上,連人帶車都被掠去。孫偵探敲詐祥子,也完全出于偶然,他本來跟蹤的是曹先生,與祥子毫無關系,敲詐祥子本來無此計劃,祥子本人也沒有往這上面想,然而祥子卻付出了最大的犧牲,曹先生卻平安地躲過去了。和虎妞結合,祥子根本沒有想過,如果一旦要娶,“就必娶個一清二白的姑娘”,然而他卻恰恰被虎妞給纏住了,而他們的結合來的又是那么突然,那么快,所有的人幾乎都沒有這個思想準備。表面看來,這一樁樁一件件完全是偶然發生的,是猝不及防的。實際則都是必然的結果。因為祥子的地位太低下了,誰都可以欺侮他,任何災禍隨時都可能降落在他的頭上。這正如老舍在作品中寫到的:“對了,祥子是遇到‘點兒’上,活該。誰都有辦法,哪里都有縫子,只有祥子跑不了,因為他是個拉車的,一個拉車的吞的是粗糧,冒出來的是血,他要賣最大的力氣,得最低的報酬;要立在人間的最低處,等著一切人一切法一切困苦的擊打?!庇捎谝幌盗泻斜厝灰蛩氐呐既皇录臋M空飛來,突然降臨,不僅使故事情節顯得曲折生動,富有戲劇性,而且加深了作品主題的深刻性,收到了一箭雙雕的藝術效果。
3.在展現人物內心活動時,往往把描寫、敘述、議論融為一體,把作者的情感熔鑄其中,這是《駱駝祥子》的又一重要藝術特點。祥子是鄉下人,口齒沒有城里人那么靈便,再加上他天生來的不愿多說話,所以在每次打擊和不幸突然降臨時,祥子的內心雖然充滿憤怒和不平,但他說不出。這時候,作者往往在細膩描繪祥子激烈內心活動的同時,便情不自禁地加進一些敘述和議論,或直接為祥子抒發不平,或幫助祥子進行控訴、辯解,或對祥子進行譴責。這樣的例子,在作品中隨處可見。如當祥子得知小福子忍受不了非人的折磨上吊死了之后,心理感到非常難過,他走到墳地,“淚一串串的往下落”。從此,祥子對生活的最后一線希望徹底破滅了,“將就著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無須乎想了”。這時作者寫到:“人把自己從野獸中提拔出來,可是到現在人還把自己的同類驅逐到野獸里去。祥子還在那文化之城,可是變成了走獸。一點也不是他自己的過錯。停止住思想,所以就是殺了人,他也不負什么責任。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糊糊的往下墜,墜入那無底的深坑。他吃,他喝,他嫖,他賭,他懶,他狡猾,因為他沒有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他只剩下那個高大的肉架子,等著潰爛,預備著到亂死崗子去?!边@里既有對祥子的同情、辯解,對社會的控訴和詛咒,也有對祥子的批評和責備。我們一看便知道這是老舍在說話。這種在描寫之中插進敘述和議論的方法,一方面使祥子許多沒有說出的話得到了補充,一方面表達了作者涇渭分明的愛憎,加強了作品的思想力量。
4.對北京人民口語的純熟準確的運用,給作品增添了濃郁的生活氣息,使人物的性格得到鮮明生動形象的表現,是《駱駝祥子》的一個獨特的藝術成就。在作品中,不論敘事、寫景、人物的對話,還是作者的議論,完全采用經過加工的地道的北京口語。既不晦澀,也不華麗,但卻處處顯得親切有味兒,新鮮活潑。作者在俗白中追求講究精致的美,把語言的通俗性與文學性統一起來,做到了干凈利落、鮮活純熟,平易而不粗俗、精致而不雕琢。
(1)運用北京市民的俗白而淺易的口語。作者寫祥子從軍閥部隊逃出來以后喝餛飩時,“熱湯像股線似的一直通到腹部,打了兩個響嗝,他知道自己又有了命”。完全用北京市民的口語,口中含湯的細節,熱湯傳身的感覺,引起了生命存在的心理體驗。
(2)在俗白中追求講究精致的美。作者寫祥子夜行的神態是“眼往平里看,腳擦著地走”,“由中邁步,再走入黑暗中,身后跟著那不聲不響的駱駝”。寫祥子夜行的心理:“他仿佛剛想起自己,就又把自己忘了,像將要滅的蠟燭,連自己也不能照明似的。再加上四周的黑暗,使他覺得像在一團黑氣里浮蕩?!睂懙梅浅U鎸?,同時又很精致。
(3)詩意特征。老舍的小說,第三人稱的敘述中注入自己的陶醉之情,使小說洋溢著一種詩意。如在《駱駝祥子》中,寫到:“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車,他自己的車,弓子軟得顫悠顫悠的,連車把都微微的動彈;車廂是那么亮,墊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響?!薄澳禽v車也真可愛,仿佛處處都有了知覺與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者一直背,它都馬上就應和著,給祥子以最順心的幫助,他與它之間沒有一點別扭的地方?!庇淇斓男那?,喜愛的性情,自豪的感覺,溢于言表,像一只快樂的小鳥就要飛出。作家創作時的激情使小說充滿詩情畫意。
四、人物形象
(一)祥子
初到北平的祥子是一個勤勞、純樸,充滿青春活力的體面、要強的青年。他有著健康的體魄,他“像一棵樹,健壯、沉默,而又有生氣?!彼麑ι罹哂旭橊勔粯拥膱皂g的生活耐力,他是人力車夫中的佼佼者。在同行中,他不甘人下。他拉起車來,跑得非常穩,使座客感到既快又安全、舒服?!罢f站住,不論在跑得多么快的時候,大腳在地上輕蹭兩蹭就站住了”。他不吃煙,不喝酒,不賭錢,沒有任何嗜好。他善良又正直,有著美好的內心世界。他拉車有時候不肯要價,只說聲:“坐上吧,瞧著給!”“他的樣子是那么誠實,臉上是那么簡單可愛,人們好像只好信任他,不敢想這個傻大個子是會敲人的?!碑斔诓苷?,由于意外的事故翻了車,車把摔斷了,主人摔傷了,雖然他自己傷的比曹先生還重,但他卻十分過意不去。他想引咎辭工,情愿把工錢退給主人作賠償,表現出一個勞動者的責任心和榮譽感。當他被孫偵探敲詐后,對曹家放心不下,又冒著生命危險回曹家看看,最后臨走時,還讓曹家的鄰居看看他沒拿曹家的一點東西,表現了他正直、清白的品德。有一次,在嚴冬夜晚的小茶館里,他看到人力車夫老馬因饑餓而昏過去時,便主動買來十個羊肉包子送給老馬,表現出他對同伴真誠的關切和深沉的同情。
由于悲劇命運的接踵而至,隨著他對生活的希望的破滅,他的美好的品德、性格逐漸發生了變化。當他從匪兵那里跑回來,再次拉起車來時,為了多掙錢,早日買上新車,他不顧個人的名譽,拼命地拉?!皬那?,他不肯搶別人的買賣,特別是對于那些老弱殘兵,……現在,他不大管這個了,他只要看見錢,多一個是一個,不管買賣的苦甜,不管是和誰搶生意”,“像一只餓瘋的野獸”,拉上就跑?;㈡さ乃?,給他的打擊更為沉重,他開始抽煙、喝酒。拉車雖然是他惟一的指望,此后他也不那么熱心了,開始懶惰了,脾氣也大了,“對車座,對巡警,對任何人,他決定不再老老實實的敷衍”。在巡警的眼中,祥子是頭等的“刺兒頭”,誰也不敢惹他,“他吃、他喝、他嫖、他賭、他懶、他狡猾”,他占便宜,甚至為了幾個錢不惜出賣人命。最后連他的外表、形貌也變得猥瑣、骯臟,“他沒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彼闪司衤槟镜男惺呷?,人家打他,罵他,他也不管,只注意地上“看有沒有值得拾的煙頭兒”。這個勤儉要強的人最終墮落了,成為一個無所事事的無業游民。善良正直、吃苦耐勞的祥子,他要做一個自食其力的勞動者的愿望,被生活的現實碾成了粉末,黑暗的舊社會把人變成了鬼。
(二)虎妞
虎妞的思想性格相當復雜,不能簡單地稱之為好人或斥之為壞人。她是車廠主劉四的女兒,后來成了車夫祥子的妻子。她生長在剝削家庭,深受剝削成性的父親的影響,長期是父親的經管車廠的助手。她好逸惡勞,養尊處優,講吃講花,市儈氣十足。但她潑辣,能辦事,因此她的貪得無厭的父親便不讓她出嫁,留在家里當特殊的幫工。另外,由于她長相丑陋,虎頭虎腦,性格又粗暴,也無人問津,這就使她形成了變態心理。她沒有家庭的歡樂,只有失去青春的苦悶,于是也就要到車夫中間去尋求快樂了。他看中年輕老實的祥子,死纏著祥子,并因此和父親最后決裂。應該說,虎妞有使人厭惡的、應當批判和否定的一面,也有令人同情、可以肯定的一面。